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有什么关系

发布时间:2023-07-21 01:34:16
本文目录一览

    影响土壤肥力的因素

    在五种成土因素(气候、生物、母质、地形和年龄)影响下形成的肥力。
    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。它是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、水、空气和热量的能力。它是土壤物理、化学和生物性质的综合反应。四大生育因素是:营养因素:营养素和水分;环境条件:空气和热量。
    四大因素
    养分因素
    是指土壤中养分储存量、强度因素和容量因素,主要取决于土壤矿物质和有机质的数量和组成。就全世界土壤肥力而言,大多数矿质土壤中氮、磷、钾的含量大致分别为0.02~0.5%、0.01~0.2%、0.2~3.3%。我国一般农田养分含量为:氮0.03~0.35%;磷0.01~0.15%;钾0.25~2.7%。然而,土壤向植物提供养分的能力并不直接决定于土壤中养分的储存能力,而是取决于养分有效性的水平;而土壤中某种营养元素的化学势是决定该元素有效性的主要因素。因素。化学势是一种强度因子,可以用土壤溶液中营养元素的浓度或活性来表示。由于土壤溶液中各营养元素的浓度较低,被植物吸收后,必须迅速补充,以使其在土壤溶液中的浓度或强度因子保持在必要的水平。因此,土壤养分的有效性还取决于能够进入土壤溶液的固体营养元素的量,通常称为容量因子。在实践中,养分容量因子通常是指处于取代状态(取代的钾、同位素取代的磷等)的养分的量。土壤养分的实际有效性,即植物实际吸收的养分量,还受到土壤养分到达植物根系表面的条件的影响,包括植物根系对养分的截留、质量流量和质量流量等。营养物质的扩散。
    物理因素
    指土壤质地、结构条件、孔隙度、水分和温度条件等。它们影响土壤的含氧量、氧化还原和通气条件,从而影响土壤的转化率和存在状态。土壤中的养分、土壤水分的性质和运行规律以及植物根系的生长和生理活动。物理因素对土壤中水、肥、空气、热量的变化有明显的制约作​​用。
    化学因素
    指土壤pH值、阳离子吸附和交换特性、土壤还原性物质、土壤盐分含量以及其他有毒物质的含​​量。它们直接影响植物生长以及土壤养分的转化、释放和有效性。一般来说,大多数作物在极酸或极碱的环境下,或存在大量可溶性盐,或存在大量还原性物质和其他有毒物质时,很难正常生长并获得高产。土壤阳离子吸附交换性能的强弱对土壤保肥性能影响很大。土壤酸度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之间通常存在相关性。例如,土壤磷在pH为6时有效性最高。当介质pH值低于或高于6时,其有效性显着降低。土壤中锌、铜、锰、铁和硼等养分的有效性通常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。土壤pH值随pH值降低而升高,但钼则相反。土壤中某些离子的过量和缺乏也会对土壤肥力产生不利影响。例如,钙离子不足,会降低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,破坏结构,降低土壤的透水性;过量的铝和氢离子会使土壤发生酸性反应,产生铝离子中毒;钠离子过多,会使土壤发生碱性反应,产生钠离子中毒,不利于植物生长。
    生物因素
    指土壤中的微生物及其生理活动。它们对土壤氮、磷、硫等养分的转化和有效性具有重大影响。主要表现在:①促进土壤有机质矿化,增加土壤速效氮、磷、硫含量;②腐殖质的合成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,改善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;③进行生物固氮,增加土壤速效氮来源。

    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有什么关系

    十个技巧告诉您如何确定土壤肥力!

    蔬菜价目表实时更新各大市场蔬菜价目表→查看蔬菜价格。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。土壤的肥料含量直接决定植物的成分和生长环境。植物的品质直接影响口感和品质。那么我们如何看待土壤肥力呢?1、看地板颜色。肥沃的土壤颜色较深,贫瘠的土壤颜色较浅。土壤颜色与土壤的含水量、腐殖质含量、浅色矿物质(如氧化铝、二氧化硅、碳酸钙等)和深色矿物质(如氧化铁、黑云母、氧化锰等)密切相关。因此,土壤颜色反映了土壤物质的组成及其性质,也是评价和研究成土环境、土壤类型及其肥力性质的重要依据。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黄土,在一些特殊地区还存在其他颜色的土壤,如东北平原营养丰富的黑土。这种黑土适合种植小麦、高粱、大豆等;福建红土呈碱性,适宜种植茶叶等碱性作物;四川的紫色土适合种植水稻等。2、看土壤的深度。肥沃土壤的土层一般大于60厘米,而贫瘠土壤的土层则相对较浅。土壤质地的质量取决于土壤肥力和氧气水平。梅花、梧桐、摘子等植物喜肥沃深厚的土壤,应种植在深厚、肥沃、疏松的土壤中。B、油松、马尾松等,土质较差的地方可种植。当然,抗性植物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得更好。温室专业人士因温室而生、因温室而死,他们一生都是温室的倡导者。他们分享和交流最专业的温室种植技术,每天更新作物保护、农药施用、施肥时间表和最新的农业信息等知识。公众号已被封。3、检查土壤的适宜性。粘土土层疏松,易于耕种;贫瘠的土壤粘稠,难以耕种。土壤适宜性是指土壤的物理性质,无论是否适合农业。它综合反映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壤的粘聚力、粘附力和可塑性。土壤的粘聚力强,农具不易沉入地下,土块不易散开;粘结性高,易粘附农具,对农业造成很大阻力;可塑性强,易形成泥条,干燥后土壤密实。粘土塑性下限小于16%,农业适宜含水量范围小,适宜耕作期短;沙土的塑性下限为23%左右,适宜耕作的含水率范围大,适耕期长;粘土介于两者之间。4、看土泥、裂缝的性质。肥沃的土壤不易淤积,土缝多而细小;贫瘠的土壤很容易浆化和硬化,并且土壤中的裂缝很少但很大。5、注意土壤的持水能力。如果水在水下缓慢渗透,一次灌溉后能保持6至7天,则为肥沃的土壤;如果不渗水或沿裂缝渗水很快,则为贫土。粘土的持水能力最强,但渗透性最差;相比之下,沙质土壤的持水能力最差;粘土的持水能力介于粘土和沙子之间。6、注意水质。如果水滑、粘在脚上,在阳光下或行走时出现大气泡,则为粘土。如果水质浅色无色,稻田无气泡形成,或者气泡较小且易散开,则为贫土。温室专业人士因温室而生、因温室而死,他们一生都是温室的倡导者。他们分享和交流最专业的温室种植技术,每天更新作物保护、农药施用、施肥时间表和最新的农业信息等知识。公众号已被封。7、看夜间洪水现象。有夜潮,有干有湿,在阳光下不易干变硬。土壤肥沃,无夜涝现象,土壤板结板结,为贫土。8、注意储肥能力。供肥能力强、供肥量充足且长期或肥力潜力较高的土壤被认为是粘土。土壤提供作物整个生长过程所需养分的能力。由于土壤本身性质不同,施肥量和速度也各不相同。通常是有机质丰富、肥力长期稳定、肥力平缓协调的土壤;有机质少的沙土是多年生但不足,粘土是多年生但不是多年生。土壤肥料供应量是判断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。9、看植物生长的土壤,如红头毛茛、鹅草、缬草等,是粘土;牛草、浮萍、三角草、野兰花、野葱等生长的土壤是贫瘠的土壤。种植豆类可以提高土壤肥力。根瘤菌生长在豆科植物的根部,它们与空气中的氮结合,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。氮是植物大量需要的元素。当植物接受大量的氮时,植物生长旺盛。因此,农业生产中常种植豆类,以提高土壤肥力,增加产量。10、如果动物是蜗牛、泥鳅、蚯蚓、大蚂蚱等,则是肥沃的土壤;如果有小蚂蚁、大蚂蚁等,那就是贫瘠的土壤。土壤中的动物主要咀嚼或撕扯植物组织或在土壤中移动、搅拌,为微生物进一步分解植物残体创造条件。土壤动物的活动可以增加土壤的渗透性。土壤中最重要的大型动物是蚯蚓,它可以消化和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。蚯蚓还可以将大量未分解的有机物输送到更深的土壤层中,与下层土壤混合,改善下层土壤的结构。

    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有什么关系

    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肥力质量

    之间的区别有不同的用途和定义。
    1.各种用途。土地环境质量直接决定劳动质量和安全,肥力质量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。
    2。不同的定义。土壤肥力质量:土壤充分供给植物养分、提高生物产量的能力。土壤环境质量:土壤容纳、吸收和降解各种环境污染物的能力。

    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有什么关系

   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肥力有何关系?

    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,除此之外,还有常量、中量、微量元素含量、土壤结构、含水量、障碍因子等指标。,ETC。